支榮慧
生活中的我們,常常很糾結(jié),一件用了很久的東西,真的舍不得丟了,其實換成新的并不昂貴,完全承受得起。只是一直在用著,日久生情,用得熟練,不忍心丟掉罷了。
比如說手機,這個時代更新?lián)Q代太快了,但很多人都是用到不能用了才去買新的。也不是換不起,主要就是對自己朝夕相處的老物件有了感情。對于我,換手機,更傾向于換同樣的牌子,使用上有一個承續(xù)性,既能馬上上手,操作起來也方便。
對老物件的留戀,其實是想發(fā)揮它的最大效能,使用至不能用為止,也避免了資源的浪費。平時我喝的比較多的是武夷巖茶,一小袋茶,可以泡滿滿一壺水,一個人肯定是喝不掉的。如果自己喝,大概半壺水就足夠了,茶葉味還沒有完全泡盡,最后卻只能倒掉。因此一袋茶分成兩次泡最適合。一葉茶,從采摘到可以飲用,需要很多工序,浸透著制茶師的心血與智慧。在泡茶習(xí)慣上,我還需要改進(jìn)。
世間,有一類物品是消耗品,最終只能是煙消云散。即使是陳年老茶,存放二十年,三十年,最終還是一飲而盡。之前,天價茶頻頻出現(xiàn),人為炒作,因茶樹位置不同而已,喝的完全是名氣,心里的名利之心作怪使然。這幾年經(jīng)過治理整頓,有了很大變化,大家轉(zhuǎn)而注重生態(tài)茶了。喝茶還是玻璃杯好,看得見茶湯色,敞口的為佳,容易散熱。但也有人認(rèn)為,杯子口要小,聚香、留香。用白茶杯喝久了,杯口邊緣有一層茶垢并不容易洗去,有人便想換一個杯子。但我覺得,喝茶關(guān)鍵還是心情,普通茶杯就行了。
我是寫字的,對于專業(yè)人員來說,一根好的毛筆對于創(chuàng)作出好的作品,肯定是很重要的。但是寫多了,便會禿。過去,我一般都扔了,其實如果是練字,完全還是可以使用的。現(xiàn)在,我如果不用,就送給一些初學(xué)書法的朋友,他們感覺甚好。以前,我會定期整理一些書法報刊,當(dāng)廢紙賣掉,價格便宜?,F(xiàn)在我送給一些初學(xué)書法的朋友,他們拿回去慢慢研讀,并不過時。
老物件既然難以割舍,我們就給它們安排一個好歸宿?,F(xiàn)在實行了垃圾分類管理,對于一些老物件,我們在丟棄時,分門別類地放到垃圾桶里,可以做到物盡其用,循環(huán)使用,節(jié)約資源。
當(dāng)然,人到中年,總有一兩件“傳家寶”,不見得值錢,但舍不得丟棄,能一代代傳承下去。不一定要有很高的經(jīng)濟(jì)價值,只要有代表性,情之所托,有教育意義就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