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描社團老師郭光鋒為學生作品點贊。
慶陽網(wǎng)訊(慶陽融媒記者 王志龍)在慶陽特殊教育學校,有這樣一群默默無聞的老師,他們用愛心和耐心,呵護、教育特殊學生自強不息,努力學習,自尊自立。9月6日,記者走進了這所慶陽市唯一含九年義務教育和三年職業(yè)中專教育的綜合型特殊學校,這里有視障、聽障、智障三類殘障少年兒童年級教學班17個,含試讀生在內的學生195人,教師66人。記者用鏡頭記錄了他們的日常教學生活和感人故事。
郭光鋒帶領學生上素描課。
郭光鋒指導學生素描技巧。
郭光鋒是素描社團老師,聾人教師,1993年畢業(yè)于甘肅省藝術學校特教美術班。曾多次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各級繪畫和攝影比賽,成績優(yōu)異。采訪中,郭光峰通過手語告訴記者,今年56歲的他已在特殊教育學校度過了半生,他會繼續(xù)通過藝術教學幫助學生學習技能,樹立自信,引導他們熱愛生活、吃苦耐勞,將來做對祖國、對社會有價值的人。
任鳳娟指導學生做手工畫。
任鳳娟和學生向記者展示課堂作品。
任鳳娟是兒童繪畫社團老師,同樣是一名聾人教師,2008畢業(yè)于河南中州大學聾人學院藝術設計專業(yè)。曾擔任啟聰部(聽障)多個學科教學工作,多次榮獲學校優(yōu)秀教師,優(yōu)秀班主任稱號。身為聾人教師,任鳳娟在課堂上更能感同身受地與學生們交流,而她也以一句獨特的座右銘激勵著自己的教育人生:“以身作則,言傳身教,默默耕耘,靜待花開”。這句簡潔而深刻的座右銘概括了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。任鳳娟相信,只要堅持自己的座右銘,她的學生們在未來人生的道路上終會散發(fā)屬于自己的光芒。
常金磊為學生編排舞蹈節(jié)目。
常金磊在舞蹈社團活動上矯正學生們的動作。
常金磊是舞蹈社團老師,2021參加工作以來多次參與并擔任學校文藝晚會編導和舞臺監(jiān)督工作。在常金磊的眼中,特殊孩子與其他孩子并無不同,他們同樣渴望表達自己、被接納和賦予光榮感。因此,他努力創(chuàng)造一個溫暖、包容和歡樂的學習環(huán)境,渴望通過愛和舞蹈,給予這些特殊孩子一個展現(xiàn)自己的機會,讓他們綻放生命的光彩。
白云在《面點制作》職業(yè)課上教學生做面點。
白云指導學生包包子。
白云是職專班中西面點專業(yè)指導老師,2010年參加工作以來,多次獲得校級優(yōu)秀黨員、先進工作者、模范班主任等榮譽稱號,深受學生們愛戴。她以溫暖、關懷和尊重對待每一位學生,給予他們足夠的耐心和關注。在她的課堂上,學生們常常能感受到了來自她內心的真摯關愛,這讓他們敞開心扉,勇于展示自己。無論學生面臨何種困難或挑戰(zhàn),她總能用自己的愛心給予他們支持和鼓勵,讓每個學生都在她的關愛中茁壯成長。
豆歲琴對食堂大灶食材作留樣檢查。
豆歲琴查看學生就餐情況,了解飯菜質量。
豆歲琴擔任特教班主任工作30余年,曾任語文教研組長、政教主任、教務主任等職, 目前擔任學校工會主席,兼管辦公室、師生食堂。曾多次被評為省市各級優(yōu)秀黨員、優(yōu)秀教師、模范班主任。 “走進學生心靈,追求詩意課堂,享受教育幸福?!笔嵌箽q琴一直以來的教育信條。作為一名特教老師,她滿載熱情地投身于教育事業(yè),為學生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。
曹倩檢查學生課業(yè)寫作情況。
曹倩與學生手語交流。
曹倩是啟聰部九年級班主任及語文老師,2014年從事特殊教育以來,多次榮獲省市各級教育教學獎項。作為一名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,她精心研究每個學生的特點和困難,為他們制定個性化的教育計劃。不僅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,更關注他們的情感和社交發(fā)展。她用自己的專業(yè)知識和創(chuàng)新教學方法,幫助孩子們克服困難,發(fā)掘潛能。
聶正麗帶領學生上數(shù)學課。
聶正麗教學生讀數(shù)學盲文。
聶正麗是視障五年級班主任及數(shù)學老師,2022年被評為校內“優(yōu)秀共產(chǎn)黨員”和“優(yōu)秀教師”,指導學生演講的作品《新時代的好少年》和《新世紀的少年》曾獲省級優(yōu)秀作品獎。聶正麗告訴記者,教書、育人、陪伴是特校老師們的使命與職責,工作期間最高興的事情莫過于看到學生們的進步與改變,哪怕步子再小,也同樣值得我們滿足、驕傲。
劉玉霞指導學生做黏土“玫瑰花”。
劉玉霞為學生上繪畫與手工課。
劉玉霞是啟智八年級班主任,參加工作的15年中,多次榮獲市、校兩級模范班主任稱號。對劉玉霞來說,特教工作是一項持久、永恒、細致的工作,只有懷著一顆真誠的心走進學生中間,去了解學生們的內心世界,熱愛、關心、愛護、幫助他們,學生才會給你帶來源源不斷的驚喜。劉玉霞的課堂總是充滿活力,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,激發(fā)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動力。
慶陽特殊教育學校校園。
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們,多年來克服重重困難,用默默的付出和無私的奉獻,溫暖了一個個孩子的心靈,為特殊兒童的健康成長帶來了光明和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