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生活已然與手機密不可分。吃喝玩樂、衣食住行,有手機就可以一鍵搞定。古人仗劍走天涯,現代人憑手機行天下!有手機真方便,有手機也真麻煩。萬物互聯時代,手機提供的資訊和影像,多得令人“目不暇接”,愈來愈多的人患上“手機控”。何以解“控”?決然“斷舍離”,不啻為治愈“手機控”這一“文明病”的良藥!
手機“斷舍離”,首舉是對通訊錄以及微信的清理篩查。現代人見面問候,留存電話,互加微信,成為常見的社交方式,當然也是客套禮貌的舉止。不少人礙于情面才留下聯系方式,當然使用效率并不高,有的甚至成為“僵尸”號。果斷清理,清退無用空間,讓你的通訊錄和微信空間瘦身,保持精干與活力,至少節(jié)省了你搜尋相關信息的時間。與“僵尸”戶相反,另有一些微信號,倒是極為活躍,或者吆五喝六,遍著法兒使勁推銷;或者不?!靶阈阈恪?,大刷存在感。這些不請自來的資訊都是多余的,干脆出手、果斷刪除,怕是不二選擇!
卸載非必要APP小程序,是手機“斷舍離”的另一要務。據悉,高曉聲、賈平凹、李銀河、白巖松等一些作家至今仍然保持著不上網不用手機的習慣,并非這些人刻意抗拒現代文明,你可以理解為他們主要排斥那些雜亂無序而又鋪天蓋地的“飛聞”,以免思緒受擾,使思考專一。作為信息產業(yè)大戶的各種APP小程序,給人們生活提供了不少方便,同時也帶來了許多煩惱。有些人不停瀏覽刷屏,生怕錯過什么,最終影響其認知評判。其實,在這個“世界是平的”時代,普通的手機信息接收者與專業(yè)人士的差距恰在“手機資訊”之外的內容。摒棄泛泛碎片化內容,攫取專、深知識,當是專業(yè)人士的習慣和追求。對于普通人來說,精簡APP小程序,選擇必須也是必要的平臺,這對我們開闊眼界、提升能力必將產生有益的幫助。
早在一百多年前,馬克思就反對人役于物,強調人的解放和全面發(fā)展。一百年后的5G時代,我們主張“斷舍離”,就是在充分享受信息服務便利的同時,不為“飛聞”所牽制,不受“異化”所拖累,最大限度釋放創(chuàng)造性,使“大寫的人”永遠成為生活的主宰和目的。
作者簡介
辛剛國,男,漢族,1966年3月出生,民盟盟員,山東莘縣人。在職研究生學歷,文學博士,教授。現任隴東學院院長。